您当前位置:主页 > 装修标签 >

w台风命名(台风根据什么起的名字)

发布时间:2023-08-09    发布人:admin

台风取名字原则 台风是怎样取名字的

1、台风命名法是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以成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或热带气旋命名法。

2、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的循环重复使用。

3、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的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4、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台风名字怎么取的

台风是形成在热带广阔洋面上的一种强烈发展的热气旋,从成因来看,台风和飓风的成因相同,但是台风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台风名字怎么取的_台风代号怎么来的,希望你喜欢。

★台风名字怎么取的★

★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世界最大的台风的名称★

★台风都有哪些名字★

★防台风的常用小知识★

台风名字怎么取的

一般台风生成后才会编号,而台风名字是一开始就有的,所以有时候台风有了名字但还没达到编号标准。台风编号是按世界气象组织所确定的分工原则,以日本气象厅负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统一编号为准。

台风的命名由编号和名字两部分组成。

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人们之所以要对热带气旋进行编号,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热带气旋常持续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时可能出现几个热带气旋,有了序号,就不会混淆;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热带气旋的命名、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对中心位置的测定,因不同国家、不同方法互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气象台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常常引起各种误会,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

我国从1959年起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17.2米/秒)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如2003年第13号台风“杜鹃”,其编号为0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发生的第13个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

台风命名有什么讲究

对台风的正式命名始于20世纪初。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联合国亚太经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以下简称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之所以用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也是考虑防灾减灾的需要,便于人们的记忆。

台风是一种突发性的气象灾害,这么多的台风,如果等他们来了再取名,很显然会来不及,怎么办呢?世界气象组织让亚洲各国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日本、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成员国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

台风的命名也是有规矩的。具体而言,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浏览台风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动物、植物、食品等的名称,还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悟空等。“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杜鹃花;“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名字,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对于国外提供的名字,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混乱,我国中央气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但是台湾省气象部门有时候的台风译名会跟我们有些不同,这一点需要注意。

为什么有些台风要除名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他的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换以新名字。

2013年11月,由我国命名的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重大伤亡。为此,台风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将海燕除名,并要求我国提供新的名字来补缺。为此,中国气象局面向社会开展了“我给台风取名字”活动。

经公众通过各种渠道为台风提名或投票,同时,专家根据世界气象组织为台风命名的一些要求,最终选出“白鹿”、“布谷”、“斑竹”作为候选名字,并提交台风委员会审议,台风委员会最终决定让“白鹿”接替“海燕”成为新的台风名字。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和南海。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2016年第14号台风,1614,就是台风编号,“莫兰蒂”就是台风名字。

有时候,当我国监测到可能影响我国的某个热带气旋已经到了台风级别,但日本气象厅还没有命名时,我国就会先编号,然后说明名字暂缺,所以说,大家有时候会看到无名台风也不要吃惊,大多数在几个小时后日本气象厅就会命名。这也是一件稍微有些尴尬的事情,不过大气无国界,为了统一,采取这个方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热带低压的名字与编号

热带气旋发展到热带低压阶段,即可被气象机构编号(如01W),但不被命名。只有其继续加强并发展为热带风暴强度时,才被气象机构命名。

热带低压是由许多向上发展、强盛的对流云所组成,是由热带海洋上,空气不稳定区内发展的云团,形成的所谓“热带扰动”开始。

热带海洋上气温高、阳光强,阳光照射在海洋上,海水蒸发旺盛,大量蒸发的水汽进入空中,使热带海洋上空的空气既热又湿,常有白色朵朵如花椰菜般的对流云形成,并能发展成非常巨大的积雨云而有阵雨的降落,也就是在气象卫星云图上经常在热带海洋上看到的许多白色云团,称为“热带扰动”。如热带扰动能继续发展,云雨范围扩大,气压值降低,风力增强,并可画出封闭等压线时,就已增强为热带低压了。

此时,卫星云图上可看到云区扩大,同时气压降低、风力增强。当风力增大到8级时,就变成一个轻度台风(热带风暴)。如以风级表示,一定要达8级风或以上才能算是台风,要达每秒15公尺或以上即7级风的范围才是台风的暴风范围,所以台风内一定有强劲风力,再加上由发展庞大可降暴雨的积雨云组成,因此,台风范围内除强风外又有暴雨,都会造成灾害。

发展初期的热带气旋,或者强热带气旋登陆后减弱时,都为热带低压。

台风根据什么起的名字

台风根据热带气旋的编号及命名起的名字。

1、最早是根据热带气旋的位置(主要是热带气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来区分热带气旋,这种办法相当麻烦,往往难如人意。

2、直到19世纪初叶,一些讲西班牙语的加勒比海岛屿根据飓风登陆的圣历时间命名飓风。

3、19世纪末,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用他讨厌的政客的名字为热带气旋命名。

4、20世纪70年代末,应美国女权运动组织的要求,扩充了命名表,改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命名。

5、20世纪70年代,所有热带气旋易发区都已使用命名系统。70年代末以后,在世界气象组织各区域热带气旋委员会协调下,热带气旋的命名走向国际化。

6、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热带气旋命名方法。该方法将用于台风委员会成员向国际社会发布的公报中。

7、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继续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将使用热带气旋名字。

台风如何起名的

台风的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的,被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受到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会共同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循环使用。

截止2021年,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中国、柬埔寨、朝鲜、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对台风命名始于20世纪初,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给热带气旋命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后为避免名称混乱。

1997年的第30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定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于2000年1月1日开始使用

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朝鲜、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里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台风是怎么命名的?中国

台风的名字运用的是热带气旋命名法,也就是国际上统一的命名方式。根据热带气旋影响周边国家地区,然后制定一个命名表,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的140个名字组成了台风家谱。最早,所有的台风都是没有名字的,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

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台风的命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以花命名:韩国的百合、蔷薇,越南的潭美,中国的杜鹃、海棠等。

以鸟命名:朝鲜的鸿雁、海鸥,韩国的飞燕、天鹅等。

以地名命名:香港的启德、万宜,越南的夏浪等。

以星座命名:主要是日本的天秤、摩羯等。

以神话人物命名:越南的“山神”,中国的“悟空”、“电母”等。

以女性名字命名:美国的玛莉亚、柬埔寨的康妮、老挝的法茜等。

以水果命名:泰国的山竹、美国的海高斯等。

鱼与动物的:柬埔寨的达维、马来西亚的塔巴等等。

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

台风等级划分

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标准,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

热带低压,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7级。

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17.2~24.4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9级。

强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24.5~32.6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11级。

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32.7~41.4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13级。

强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41.5~50.9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15级。

超强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_51.0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或以上。

为什么叫做台风,是台湾的风吗

不是,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作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而已。

台风名字有哪些

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启德、珊珊、万宜、玲玲、凤凰、白海豚、彩云、狮子山、马鞍、榕树、三巴、贝碧嘉、蝴蝶、琵琶、黄蜂、莲花、烟花、玛瑙、梅花、珊瑚、派比安、韦帕、米克拉、妮妲、玫瑰、山竹、威马逊、艾莎尼、暹芭、卡努、山神、利奇马、巴威、康森、桑卡、潭美、夏浪、环高、桑达、苏拉、马力斯、丹娜丝、黑格比、卢碧、塔拉斯等等。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台风要注意什么

尽量不要外出,台风直接影响期间,最好勿骑车,驾车外出也要保持低速慢行,看清道路。如果在外面,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如果你是开车的话,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如果你在水面上,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台风的命名台风的命名是怎么由来的

1、台风名称是怎么命名台风名称命名简述2、台风是怎么命名的?3、台风是怎么命名的4、台风是怎样命名的5、台风的名称是怎样命名的?6、台风怎么命名台风名称是怎么命名台风名称命名简述

1、台风名字由1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分别是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越南。每个国家或地区提出10个名字,总共140个台风备用名字,然后用这些名字排列,循环使用。

2、中国最初提出的名字是龙王、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龙王”后被“海葵”代替

3、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定统一台风命名规则,2000年起投入使用。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

台风的名字来源于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即台风命名表,该命名表共有14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个名字。

这14个名字分成1组,每组里的14个名字(每个成员提供1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或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的名字运用的是热带气旋命名法,也就是国际上统一的命名方式。

据热带气旋影响周边国家地区,然后制定一个命名表,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现在命名表上一共有140多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日本,老挝等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台风多用“温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但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成员再重新推荐。

台风结构

台风是一个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它的中心气压很低,低层有显著向中心辐合的气流,顶部气流主要向外辐散。如果从水平方向把台风切开,可以看到有明显不同的三个区域,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台风眼区、云墙区、螺旋雨带区。

台风眼区:非常奇特,那里风力很小,天气晴朗,平均直径为40千米,身临其中的海员风趣地称台风眼为台风的“世外桃源”。

云墙区:台风眼周围宽几十千米、高十几千米的云墙区,也称眼壁。这里云墙高耸,狂风呼啸,大雨如注,海水翻腾,天气最恶劣。

螺旋雨带区:云墙外是螺旋雨带,这里有几条雨(云带呈螺旋状向眼壁四周辐合,雨带宽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长几千千米,雨带所经之处会降阵雨,出现大风天气。

台风是怎样命名的

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妮妲”为泰国的女士的名字。如茉莉、玫瑰等花名。一方面是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一方面因为台风的到来,会带来充沛的雨水,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的旱情,改变当地的高温现象,并非彻底的“大凶大恶”。

台风的命名类型

1、以花命名:韩国的百合、蔷薇,越南的潭美,中国的杜鹃、海棠等。

2、以鸟命名:朝鲜的鸿雁、海鸥,韩国的飞燕、天鹅等。

3、以地名命名:香港的启德、万宜,越南的夏浪等。

4、以星座命名:主要是日本的天秤、摩羯等。

5、以神话人物命名:越南的“山神”,中国的“悟空”、“电母”等。

6、以女性名字命名:美国的玛莉亚、柬埔寨的康妮、老挝的法茜等。

7、以水果命名:泰国的山竹、美国的海高斯(无花果等。

8、鱼与动物的:柬埔寨的达维(大象、马来西亚的塔巴(淡水鱼等等。

台风的名称是怎样命名的?

台风的名称是使用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目前台风有140个名字。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的140个名字组成了台风家谱。这些名字年复一年重复使用,直到某一名字的台风造成特大灾害,则会将它们除名,由其原名称提供国重新提供新名字,以期减少灾害,带来福祉。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似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

这是因为希望:如果台风到来,可有效缓解当地的旱情,为其带来充足的降水,一般情况下,台风名字还是极其动听的。

台风名称退役原则

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但是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或者是以名称本身因素而退役的,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这就是除名。

这样,就必须要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新名称需在第二年之前提交至台风委员会,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以上内容参考:东营新闻网-【科普】台风是如何命名的?

台风怎么命名

w台风命名(台风根据什么起的名字)

台风的命名由编号和名字两部分组成。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

我国从1959年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

w台风命名(台风根据什么起的名字)

相关说明

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成员国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他的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换以新名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台风


上一篇:篮球场灯具(篮球场照明灯杆安装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关键词:so米体育app下载(中国)-ios苹果/安卓/手机版app下载/登录入口鲁ICP备10037252号-4

w台风命名(台风根据什么起的名字)

发布时间:2023-08-09    发布人:admin

台风取名字原则 台风是怎样取名字的

1、台风命名法是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以成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或热带气旋命名法。

2、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的循环重复使用。

3、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的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4、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台风名字怎么取的

台风是形成在热带广阔洋面上的一种强烈发展的热气旋,从成因来看,台风和飓风的成因相同,但是台风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台风名字怎么取的_台风代号怎么来的,希望你喜欢。

★台风名字怎么取的★

★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世界最大的台风的名称★

★台风都有哪些名字★

★防台风的常用小知识★

台风名字怎么取的

一般台风生成后才会编号,而台风名字是一开始就有的,所以有时候台风有了名字但还没达到编号标准。台风编号是按世界气象组织所确定的分工原则,以日本气象厅负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统一编号为准。

台风的命名由编号和名字两部分组成。

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人们之所以要对热带气旋进行编号,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热带气旋常持续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时可能出现几个热带气旋,有了序号,就不会混淆;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热带气旋的命名、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对中心位置的测定,因不同国家、不同方法互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气象台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常常引起各种误会,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

我国从1959年起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17.2米/秒)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如2003年第13号台风“杜鹃”,其编号为0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发生的第13个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

台风命名有什么讲究

对台风的正式命名始于20世纪初。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联合国亚太经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以下简称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之所以用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也是考虑防灾减灾的需要,便于人们的记忆。

台风是一种突发性的气象灾害,这么多的台风,如果等他们来了再取名,很显然会来不及,怎么办呢?世界气象组织让亚洲各国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日本、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成员国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

台风的命名也是有规矩的。具体而言,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浏览台风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动物、植物、食品等的名称,还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悟空等。“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杜鹃花;“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名字,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对于国外提供的名字,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混乱,我国中央气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但是台湾省气象部门有时候的台风译名会跟我们有些不同,这一点需要注意。

为什么有些台风要除名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他的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换以新名字。

2013年11月,由我国命名的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重大伤亡。为此,台风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将海燕除名,并要求我国提供新的名字来补缺。为此,中国气象局面向社会开展了“我给台风取名字”活动。

经公众通过各种渠道为台风提名或投票,同时,专家根据世界气象组织为台风命名的一些要求,最终选出“白鹿”、“布谷”、“斑竹”作为候选名字,并提交台风委员会审议,台风委员会最终决定让“白鹿”接替“海燕”成为新的台风名字。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和南海。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2016年第14号台风,1614,就是台风编号,“莫兰蒂”就是台风名字。

有时候,当我国监测到可能影响我国的某个热带气旋已经到了台风级别,但日本气象厅还没有命名时,我国就会先编号,然后说明名字暂缺,所以说,大家有时候会看到无名台风也不要吃惊,大多数在几个小时后日本气象厅就会命名。这也是一件稍微有些尴尬的事情,不过大气无国界,为了统一,采取这个方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热带低压的名字与编号

热带气旋发展到热带低压阶段,即可被气象机构编号(如01W),但不被命名。只有其继续加强并发展为热带风暴强度时,才被气象机构命名。

热带低压是由许多向上发展、强盛的对流云所组成,是由热带海洋上,空气不稳定区内发展的云团,形成的所谓“热带扰动”开始。

热带海洋上气温高、阳光强,阳光照射在海洋上,海水蒸发旺盛,大量蒸发的水汽进入空中,使热带海洋上空的空气既热又湿,常有白色朵朵如花椰菜般的对流云形成,并能发展成非常巨大的积雨云而有阵雨的降落,也就是在气象卫星云图上经常在热带海洋上看到的许多白色云团,称为“热带扰动”。如热带扰动能继续发展,云雨范围扩大,气压值降低,风力增强,并可画出封闭等压线时,就已增强为热带低压了。

此时,卫星云图上可看到云区扩大,同时气压降低、风力增强。当风力增大到8级时,就变成一个轻度台风(热带风暴)。如以风级表示,一定要达8级风或以上才能算是台风,要达每秒15公尺或以上即7级风的范围才是台风的暴风范围,所以台风内一定有强劲风力,再加上由发展庞大可降暴雨的积雨云组成,因此,台风范围内除强风外又有暴雨,都会造成灾害。

发展初期的热带气旋,或者强热带气旋登陆后减弱时,都为热带低压。

台风根据什么起的名字

台风根据热带气旋的编号及命名起的名字。

1、最早是根据热带气旋的位置(主要是热带气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来区分热带气旋,这种办法相当麻烦,往往难如人意。

2、直到19世纪初叶,一些讲西班牙语的加勒比海岛屿根据飓风登陆的圣历时间命名飓风。

3、19世纪末,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用他讨厌的政客的名字为热带气旋命名。

4、20世纪70年代末,应美国女权运动组织的要求,扩充了命名表,改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命名。

5、20世纪70年代,所有热带气旋易发区都已使用命名系统。70年代末以后,在世界气象组织各区域热带气旋委员会协调下,热带气旋的命名走向国际化。

6、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热带气旋命名方法。该方法将用于台风委员会成员向国际社会发布的公报中。

7、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继续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将使用热带气旋名字。

台风如何起名的

台风的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的,被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受到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会共同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循环使用。

截止2021年,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中国、柬埔寨、朝鲜、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对台风命名始于20世纪初,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给热带气旋命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后为避免名称混乱。

1997年的第30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定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于2000年1月1日开始使用

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朝鲜、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里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台风是怎么命名的?中国

台风的名字运用的是热带气旋命名法,也就是国际上统一的命名方式。根据热带气旋影响周边国家地区,然后制定一个命名表,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的140个名字组成了台风家谱。最早,所有的台风都是没有名字的,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

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台风的命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以花命名:韩国的百合、蔷薇,越南的潭美,中国的杜鹃、海棠等。

以鸟命名:朝鲜的鸿雁、海鸥,韩国的飞燕、天鹅等。

以地名命名:香港的启德、万宜,越南的夏浪等。

以星座命名:主要是日本的天秤、摩羯等。

以神话人物命名:越南的“山神”,中国的“悟空”、“电母”等。

以女性名字命名:美国的玛莉亚、柬埔寨的康妮、老挝的法茜等。

以水果命名:泰国的山竹、美国的海高斯等。

鱼与动物的:柬埔寨的达维、马来西亚的塔巴等等。

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

台风等级划分

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标准,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

热带低压,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7级。

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17.2~24.4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9级。

强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24.5~32.6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11级。

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32.7~41.4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13级。

强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41.5~50.9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15级。

超强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_51.0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或以上。

为什么叫做台风,是台湾的风吗

不是,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作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而已。

台风名字有哪些

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启德、珊珊、万宜、玲玲、凤凰、白海豚、彩云、狮子山、马鞍、榕树、三巴、贝碧嘉、蝴蝶、琵琶、黄蜂、莲花、烟花、玛瑙、梅花、珊瑚、派比安、韦帕、米克拉、妮妲、玫瑰、山竹、威马逊、艾莎尼、暹芭、卡努、山神、利奇马、巴威、康森、桑卡、潭美、夏浪、环高、桑达、苏拉、马力斯、丹娜丝、黑格比、卢碧、塔拉斯等等。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台风要注意什么

尽量不要外出,台风直接影响期间,最好勿骑车,驾车外出也要保持低速慢行,看清道路。如果在外面,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如果你是开车的话,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如果你在水面上,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台风的命名台风的命名是怎么由来的

1、台风名称是怎么命名台风名称命名简述2、台风是怎么命名的?3、台风是怎么命名的4、台风是怎样命名的5、台风的名称是怎样命名的?6、台风怎么命名台风名称是怎么命名台风名称命名简述

1、台风名字由1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分别是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越南。每个国家或地区提出10个名字,总共140个台风备用名字,然后用这些名字排列,循环使用。

2、中国最初提出的名字是龙王、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龙王”后被“海葵”代替

3、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定统一台风命名规则,2000年起投入使用。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

台风的名字来源于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即台风命名表,该命名表共有14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个名字。

这14个名字分成1组,每组里的14个名字(每个成员提供1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或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的名字运用的是热带气旋命名法,也就是国际上统一的命名方式。

据热带气旋影响周边国家地区,然后制定一个命名表,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现在命名表上一共有140多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日本,老挝等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台风多用“温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但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成员再重新推荐。

台风结构

台风是一个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它的中心气压很低,低层有显著向中心辐合的气流,顶部气流主要向外辐散。如果从水平方向把台风切开,可以看到有明显不同的三个区域,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台风眼区、云墙区、螺旋雨带区。

台风眼区:非常奇特,那里风力很小,天气晴朗,平均直径为40千米,身临其中的海员风趣地称台风眼为台风的“世外桃源”。

云墙区:台风眼周围宽几十千米、高十几千米的云墙区,也称眼壁。这里云墙高耸,狂风呼啸,大雨如注,海水翻腾,天气最恶劣。

螺旋雨带区:云墙外是螺旋雨带,这里有几条雨(云带呈螺旋状向眼壁四周辐合,雨带宽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长几千千米,雨带所经之处会降阵雨,出现大风天气。

台风是怎样命名的

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妮妲”为泰国的女士的名字。如茉莉、玫瑰等花名。一方面是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一方面因为台风的到来,会带来充沛的雨水,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的旱情,改变当地的高温现象,并非彻底的“大凶大恶”。

台风的命名类型

1、以花命名:韩国的百合、蔷薇,越南的潭美,中国的杜鹃、海棠等。

2、以鸟命名:朝鲜的鸿雁、海鸥,韩国的飞燕、天鹅等。

3、以地名命名:香港的启德、万宜,越南的夏浪等。

4、以星座命名:主要是日本的天秤、摩羯等。

5、以神话人物命名:越南的“山神”,中国的“悟空”、“电母”等。

6、以女性名字命名:美国的玛莉亚、柬埔寨的康妮、老挝的法茜等。

7、以水果命名:泰国的山竹、美国的海高斯(无花果等。

8、鱼与动物的:柬埔寨的达维(大象、马来西亚的塔巴(淡水鱼等等。

台风的名称是怎样命名的?

台风的名称是使用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目前台风有140个名字。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的140个名字组成了台风家谱。这些名字年复一年重复使用,直到某一名字的台风造成特大灾害,则会将它们除名,由其原名称提供国重新提供新名字,以期减少灾害,带来福祉。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似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

这是因为希望:如果台风到来,可有效缓解当地的旱情,为其带来充足的降水,一般情况下,台风名字还是极其动听的。

台风名称退役原则

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但是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或者是以名称本身因素而退役的,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这就是除名。

这样,就必须要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新名称需在第二年之前提交至台风委员会,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以上内容参考:东营新闻网-【科普】台风是如何命名的?

台风怎么命名

w台风命名(台风根据什么起的名字)

台风的命名由编号和名字两部分组成。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

我国从1959年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

w台风命名(台风根据什么起的名字)

相关说明

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成员国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他的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换以新名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台风


上一篇:篮球场灯具(篮球场照明灯杆安装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so米体育app下载(中国)-ios苹果/安卓/手机版app下载/登录入口-台励福_国四叉车_丰田台励福叉车,锂电池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