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举办时间是2023年6月26日至7月7日。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包括“夏季运动会”“冬季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2年的大学生(年龄17—28岁)参加。
2023年12月13日,国际大体联在葡萄牙布拉加召开常委会会议,宣布成都获得2023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
成都大运会原定举办时间为2023年8月18日至29日,因全球疫情形势影响,延期至2023年6月26日至7月7日。
赛事保障
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开幕。大运会保障期间,国际大体联及各国家、地区代表团参赛人员和物资从成都等口岸进出境,预计涉赛人员近万名,7月中下旬迎来集中入境高峰。按照计划,成都海关7月22日起全面启动抵离服务保障,成都大运会通关专用通道也全面开启。
为应对大运会人员集中通关情况,我们对集成健康申明卡验核、体温监测、手提行李机检等8项功能为一体的智能通道再次升级,由‘单通道’升级为‘双通道’,单名旅客通行速度提升40%。
大运会保障期间,国际大体联及各国家、地区代表团参赛人员和物资从成都等口岸进出境。大运会通关保障筹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在天府国际机场,醒目的大运会通关指引牌已安装就绪。
围绕做好大运会通关保障工作,海关总署提前制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通关须知》,为成都大运会人员、物资的通关监管保障提供指引。
1、全面排查,梳理隐患清单。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原则,以节点、线路、片区为重点,对大运会周边城市道路井盖进行全面排查。
2、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改善执法条件、提升执法队员素质和能力。
成都的小伙伴们看这里,近期成都大运会惠民计划来了,这一次活动举办将会有不少的优惠可以参与,包含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哟,所以小伙伴们,如果是比较感兴趣可以看看。
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成都将结合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开展大运品牌、环境、场馆、文化、服务五大惠民行动,抓住“延期窗口期”跑出“大运加速度”,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大运品牌惠民
推出了“大运好礼”征集评选小程序,联动了150家企业征集初选了170款具有成都造和天府文化特色的名优特产和文博文创品,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郫县豆瓣、南台月、环太苦荞、彭州白瓷等。
甄选3—5款特色突出、底蕴深厚,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产品,产生10席“大运好礼”。组织优质企业免费为市民派发万份“大运好礼”大礼包!
2、大运环境惠民
道路交通出行惠民
1、统筹推进东西城市轴线等13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逐渐呈现重要线路景观绿化、公共设施、公益广告等大运氛围。
2、赛时期间,大家还可免费享受公共交通服务!
公园城市场景惠民
1、打造世界大运遗产主题公园,国际大体联与成都大运会联合命名“成都东安湖·世界大运公园”并配套升级10个成都大运主题公园。
2、完善城市有机更新重点项目,持续完善大运之城识别度和国际化表达!
3、大运场馆惠民
组织惠民系列赛事
1、举办18项“相约幸福成都"系列赛事活动,46项各级竞技类体育赛事。
2、向市民免费赠送百余场测试赛门票。
3、开展大运项目进学校、全民健身运动会、区(市)县系列赛事等活动。
推动场馆对外开放
1、将符合条件的大运场馆全面对外开放,保障市民健身需求。
2、院校所属大运场馆,除开展院校活动外,面向师生开放。
3、未被安排大运会比赛或训练的市属、区属公共体育场馆择优时段免费向市民开放推动场馆对外开放。
4、大运文化惠民
大运活动惠民
1、结合成都大运会歌曲征集活动,发布一批优秀音乐作品,策划大运展演公益演出,免费邀请市民观摩开闭幕式彩排。
2、开展“2020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活动。
3、鼓励市民参与火炬手、护跑手选拔及火炬巡展。
4、开发“大运小译”小程序,为市民提供翻译支持,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
5、大运服务惠民
普惠服务惠民
1、研究制定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放假安排计划。
2、出台城市景区景点旅游产品门票优惠政策。
3、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开展如法律、医疗等主题惠民活动。
智慧服务惠民
1、加强大运会智慧支付服务建设。
2、试点数字人民币。
3、会商中国电信等官方合作伙伴,争取在赛事期间为市民、国际大体联大家庭、运动员等提供限量免费流量。
转播服务惠民
配合赛事,高质量传播“相约幸福成都”等系列赛事,满足市民在电视、新媒体端多元观赛需求,及时获取赛事信息,共享世界赛事名城优质传播服务
志愿服务惠民
1、进一步优化骨干志愿者队伍,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常态化转型。
2、统筹建立1000个大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小站鼓励市民体验志愿服务活动,并将部分小站作为大运遗产,在赛后持续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
大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选拔2021年6月26日上午,世界大运公园命名暨大运惠民行动全面启动仪式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举行,活动现场,“青春领跑人”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全国选拔活动正式启动,报名通道将于2021年7月12日正式开启。
以“领跑青春路,追梦赤子心,成都成就梦想!”为口号,由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主办,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开闭幕式部承办的“青春领跑人”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全国选拔活动将通过报名、选拔、集中培训、揭晓四个阶段,选拔出180名引导员。
在通过形体、才艺、语言能力、大运知识、开闭幕式具体任务等方面的集中培训后,将在明年的成都大运会上担任参赛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引导员工作,向世界展示中国大学生的青春、梦想和风采。
一、选拔方式
“青春领跑人”选拔活动采取学校推荐和自荐两种方式
二、选拔条件
身高170cm--178cm、年龄18至25周岁,形体条件好、热爱体育运动,能够确保参与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排练和正式活动的在校女大学生。
同时,抖音平台将同步开通青春领跑人的话题页,报名选手可发布带有话题#青春领跑人的视频,进行才艺展示。
三、报名方式
登录成都大运会官网,点击进入“青春领跑人”活动报名通道,上传个人资料。
四、报名时间
报名通道将于2021年7月12日正式开启。
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
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火炬塔照明控制系统采用照明模块控制方式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开、关控制,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
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1近日,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内的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首次进行了亮灯测试。那么,火炬塔背后又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呢?
“火炬塔造型独特,但施工难度不小。”中国五冶成都大运会东安湖项目部施工负责人申彦杰对记者说。
大运会火炬塔位于东安湖公园体育中心片区,塔身高度31米,寓意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塔塔身由12条螺旋形空间曲线构成,造型极具特色。“为打造火炬塔立体、富有层次的灯光渲染效果,项目团队采用了亚克力板做漫反射载体,起到匀光效果,将灯具安装在塔身幕墙内,亮灯后灯光由内从外亮起,勾勒出火炬塔‘纤细的曲线’。”申彦杰说。
据介绍,火炬塔照明控制系统采用照明模块控制方式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开、关控制,照明场景划分等功能,并能根据使用情况设置平时、节假日、重大节日等不同的控制模式。照明光源特别选用高效节能、寿命长的。灯光颜色可根据周边环境特点调整。灯光照明模式分为大运会模式和日常模式,大运会期间开启大运会模式,火炬塔承载圣火,赛后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夜间重现大运圣火燃烧的时刻,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平时可开启日常模式,采用高空投射灯射向天空,在开阔的周边环境中璀璨夺目,成为城市夜间标志性的网红打卡点。
此外,火炬塔顶端具有特殊的燃气喷嘴结构,不仅能起到防雨效果,同时还能实现火焰颜色的调整;火炬塔燃烧装置设有8个火种,具备防火焰根部截断功能,能够保障火炬塔点燃后在9级以上的大风极端天气下不熄灭。为了保证火焰的稳定性,火炬塔还设置了备用的燃气供应及电力系统,可在遇到突发故障的紧急情况时为火炬塔提供可靠保障。
“自火炬塔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团队就连续作战,国庆节都没休息,近期又先后冲刺火炬塔主体装饰收尾、灯光安装等工作。”申彦杰介绍,在接下来的点火设备调试阶段,项目团队将协调技术单位测试火炬塔点火系统所有设备,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2原定于今年8月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 延期至2022年举办
在此之前,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发布了《成都大运会竞赛总日程》。
根据竞赛总日程,多个备受市民关注的新建和改建场馆,将在成都大运会期间承担重要的比赛任务:
体操决赛将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馆进行;
游泳决赛将在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进行;
篮球决赛将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进行;
乒乓球决赛将在高新体育中心体育馆进行;
田径决赛将在双流体育中心体育场进行;
武术决赛将在城北体育馆进行。
此外,多所高校的.体育场馆,也将在成都大运会期间上演精彩的金牌争夺战: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将上演跆拳道决赛;
成都体育学院综合馆将上演艺术体操决赛;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体育馆将上演排球决赛。
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3@FISU国际大体联 发布消息称:成都2021 FISU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确定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举行。
FISU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2021年5月14日星期五在执行委员会上确认,这项国际级大学生综合性体育赛事——@成都2021世界大运会 将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举行。
上个月,考虑到全球疫情形势、国际旅行限制等因素,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及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共同商议后,作出了推迟举办这届赛事的决定。旨在保护包括运动员在内的全体有关人员和承办城市人民的安全与健康。
FISU代理主席Leonz Eder表示:“我很高兴我们能为@成都2021世界大运会 的举办确定一个合适的日期。尽管成都2021 FISU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超话]# 组委会已经为今年的赛事启动做好了准备,但考虑到全球疫情形势,国际大体联与组委会共同决定,延期举行这届赛事,以保证这届赛事能够在最佳的体育和社会条件下举办。”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14月22日,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
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落实可再生电力替代、绿色低碳建筑、新能源汽车使用等源头管控措施,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
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成都产业集团、成都燃气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和国家核证碳减排量的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成都大运会制定了以下涉及五个方面的实施计划。
低碳能源方面
将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加快完善相关电力基础设施,已累计建成投运156个配套项目;与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
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具备条件的场馆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在双流网球馆人检通道等功能指示区设置碲化镉发电玻璃。
低碳场馆方面
将持续强化赛场建设运营减排。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场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且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优先采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场馆竞赛器材以赞助、租赁为主,所有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同时,推动具备条件的场馆设立能源管控中心、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构建高效、低耗、稳定照明系统。目前,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已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凤凰山体育公园内已设置光储照明路灯,篮球场馆外立面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切换日常节能模式和赛演模式。
低碳交通方面
将鼓励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现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600余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媒体用车保障,新增40台氢能源汽车用于赛时生活垃圾清运,正全力推进大梁、媒体中心、娇子停保及火车西站4个集中性充电场站约180个充电桩建设。
为保障大运会期间线网运输能力、鼓励公众低碳出行,已增购骨干线路列车28列并完成到段调试,同步对地铁全线网82个车站乘客服务台进行双语引导、列车定位、末班车查询等功能升级。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运营方面
我们将全面推进赛事活动服务低碳化。在满足国际大体联基本要求和保证活动艺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开闭幕式时长、演员人数、流程环节,整合优化火炬传递、倒计时等重要节点活动安排。简化运动员注册流程,实现全过程无纸化办理,提倡集中抵离;同时大幅精简P、V、C类(即授薪工作人员、志愿者、赛事合作商)人员岗位设置。
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且100%实现新能源车辆运输,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正积极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参与方面
将创新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平台。依托“大运通”APP线上观赛平台,实现赛事直播、点播功能,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观赛体验。推出“低碳大运”微信小程序,鼓励公众低碳出行打卡获取碳积分,用于兑换大运会纪念品、为大运会捐赠树苗;
在成都市“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增设“低碳大运”专区,更新赛事最新绿色资讯,上新点亮“低碳大运”专属拼图互动环节,发放“低碳大运先锋”勋章和荣誉证书。启动“大运有我”市民低碳行动、“环保达人生态大运”城市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营造“我为大运做贡献”社会浓厚氛围。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24月22日,记者从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大运村以“建改结合”的`方式融入成都大学,既保障赛事需要,又满足赛后高校教学需要,以及市民参与。大运会闭幕式将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行,这里也是为市民服务的音乐主题公园。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凤凰山体育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场馆建设方面,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49个大运场馆中仅13个为新建,超过70%的场馆均为改建升级,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所有场馆设施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场馆内侧央广网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根据《“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来自四川甘孜、凉山等大山深处的水电、风电或光伏电,将通过强大的电网和四川电力交易平台,实现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媒体中心、大运村、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电力消费需求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
世界大运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期间,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将成为承担大运会交通服务保障的主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也将创造历届大运会之最。成都公交集团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班车保障,目前正加快完善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34月22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近日成都印发了《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方案》,明确了“源头减碳、过程评估、末端中和”的实施路径,并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运营、低碳参与”五个方面,梳理形成34条重点任务。
根据规划,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等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低碳建馆?成都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
其中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内设置光储照明路灯,可以实现二次节能,助力碳减排。成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留存的雨水经过回收系统处理,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
在低碳能源方面,成都与中国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在低碳交通方面,成都将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目前成都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成都大运会2023年7月28日开始举办。
大运会将于7月28日至8月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首次在中国西部地区举办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赛事举办正逢汛期,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多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速推进大运会气象保障各项筹备工作,与赛事筹备各方做好沟通对接,全力以赴扎实做好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成都大运会门票面向普通观众开放销售,计划2023年4月公布票价,6月面向社会售票。届时可通过成都大运会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小程序)、主流线上票务平台、线下授权门票销售点和赛事场馆售票亭等渠道购票。
大运会的介绍
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年龄限制为17-28岁)参加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始办于1959年,其前身为国际大学生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包括“夏季运动会”“冬季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2年的大学生(年龄17—28岁)参加。
大运会所有必选竞赛项目全部是奥运项目,竞赛管理由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按照奥运标准实施,是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截止至2022年3月,从1959年起至今已举办30届。
参加大运会“伙伴计划”志愿服务队(团队)招募条件:
1、城市志愿服务小站只能由志愿者服务队伍申领运营,个人不得单独申领。
2、每支服务队可申领一个小站,两个及以上单位可联合组成服务队申领。
3、志愿服务队伍原则上不少于20人,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体现本单位或行业系统特点的队伍名称。
4、志愿服务队伍应配合组织开展志愿者上岗培训,配合做好相关的保障。
5、志愿服务队伍队员须年满18周岁,身心健康,并自愿参加成都大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工作。
6、志愿服务队伍队员应具备开展志愿服务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7、志愿服务队伍队员应服从管理,接受岗位安排,热情开展城市志愿服务。
8、志愿服务队伍队员应遵守法律法规且无刑事犯罪记录。
9、有意申领城市志愿服务站的志愿服务队能够保证在集中服务期(7月—8月)开展城市志愿服务,并配合做好运行、监督、考核、激励、宣传、应急处置等保障城市志愿服务小站正常运转的相关工作。
参加大运会成都志愿者(个人)招募条件:
1、身体健康、吃苦耐劳,龙泉驿区常住居民或龙泉驿区属地学校学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上)优先录用。
2、热心公益事业,自愿参加成都大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工作。
3、愿意接受赛区委员会和团区委对志愿服务工作岗位的分配,并能够确保参加赛前的面试、培训和相关宣传活动。
4、有志愿者服务工作经验的优先录用。
5、应遵守法律法规且无刑事犯罪记录。
6、有大型活动和赛会志愿服务经历者优先。
成都大运会举办时间是2023年6月26日至7月7日。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包括“夏季运动会”“冬季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2年的大学生(年龄17—28岁)参加。
2023年12月13日,国际大体联在葡萄牙布拉加召开常委会会议,宣布成都获得2023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
成都大运会原定举办时间为2023年8月18日至29日,因全球疫情形势影响,延期至2023年6月26日至7月7日。
赛事保障
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开幕。大运会保障期间,国际大体联及各国家、地区代表团参赛人员和物资从成都等口岸进出境,预计涉赛人员近万名,7月中下旬迎来集中入境高峰。按照计划,成都海关7月22日起全面启动抵离服务保障,成都大运会通关专用通道也全面开启。
为应对大运会人员集中通关情况,我们对集成健康申明卡验核、体温监测、手提行李机检等8项功能为一体的智能通道再次升级,由‘单通道’升级为‘双通道’,单名旅客通行速度提升40%。
大运会保障期间,国际大体联及各国家、地区代表团参赛人员和物资从成都等口岸进出境。大运会通关保障筹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在天府国际机场,醒目的大运会通关指引牌已安装就绪。
围绕做好大运会通关保障工作,海关总署提前制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通关须知》,为成都大运会人员、物资的通关监管保障提供指引。
1、全面排查,梳理隐患清单。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原则,以节点、线路、片区为重点,对大运会周边城市道路井盖进行全面排查。
2、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改善执法条件、提升执法队员素质和能力。
成都的小伙伴们看这里,近期成都大运会惠民计划来了,这一次活动举办将会有不少的优惠可以参与,包含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哟,所以小伙伴们,如果是比较感兴趣可以看看。
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成都将结合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开展大运品牌、环境、场馆、文化、服务五大惠民行动,抓住“延期窗口期”跑出“大运加速度”,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大运品牌惠民
推出了“大运好礼”征集评选小程序,联动了150家企业征集初选了170款具有成都造和天府文化特色的名优特产和文博文创品,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郫县豆瓣、南台月、环太苦荞、彭州白瓷等。
甄选3—5款特色突出、底蕴深厚,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产品,产生10席“大运好礼”。组织优质企业免费为市民派发万份“大运好礼”大礼包!
2、大运环境惠民
道路交通出行惠民
1、统筹推进东西城市轴线等13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逐渐呈现重要线路景观绿化、公共设施、公益广告等大运氛围。
2、赛时期间,大家还可免费享受公共交通服务!
公园城市场景惠民
1、打造世界大运遗产主题公园,国际大体联与成都大运会联合命名“成都东安湖·世界大运公园”并配套升级10个成都大运主题公园。
2、完善城市有机更新重点项目,持续完善大运之城识别度和国际化表达!
3、大运场馆惠民
组织惠民系列赛事
1、举办18项“相约幸福成都"系列赛事活动,46项各级竞技类体育赛事。
2、向市民免费赠送百余场测试赛门票。
3、开展大运项目进学校、全民健身运动会、区(市)县系列赛事等活动。
推动场馆对外开放
1、将符合条件的大运场馆全面对外开放,保障市民健身需求。
2、院校所属大运场馆,除开展院校活动外,面向师生开放。
3、未被安排大运会比赛或训练的市属、区属公共体育场馆择优时段免费向市民开放推动场馆对外开放。
4、大运文化惠民
大运活动惠民
1、结合成都大运会歌曲征集活动,发布一批优秀音乐作品,策划大运展演公益演出,免费邀请市民观摩开闭幕式彩排。
2、开展“2020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活动。
3、鼓励市民参与火炬手、护跑手选拔及火炬巡展。
4、开发“大运小译”小程序,为市民提供翻译支持,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
5、大运服务惠民
普惠服务惠民
1、研究制定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放假安排计划。
2、出台城市景区景点旅游产品门票优惠政策。
3、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开展如法律、医疗等主题惠民活动。
智慧服务惠民
1、加强大运会智慧支付服务建设。
2、试点数字人民币。
3、会商中国电信等官方合作伙伴,争取在赛事期间为市民、国际大体联大家庭、运动员等提供限量免费流量。
转播服务惠民
配合赛事,高质量传播“相约幸福成都”等系列赛事,满足市民在电视、新媒体端多元观赛需求,及时获取赛事信息,共享世界赛事名城优质传播服务
志愿服务惠民
1、进一步优化骨干志愿者队伍,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常态化转型。
2、统筹建立1000个大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小站鼓励市民体验志愿服务活动,并将部分小站作为大运遗产,在赛后持续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
大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选拔2021年6月26日上午,世界大运公园命名暨大运惠民行动全面启动仪式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举行,活动现场,“青春领跑人”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全国选拔活动正式启动,报名通道将于2021年7月12日正式开启。
以“领跑青春路,追梦赤子心,成都成就梦想!”为口号,由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主办,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开闭幕式部承办的“青春领跑人”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全国选拔活动将通过报名、选拔、集中培训、揭晓四个阶段,选拔出180名引导员。
在通过形体、才艺、语言能力、大运知识、开闭幕式具体任务等方面的集中培训后,将在明年的成都大运会上担任参赛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引导员工作,向世界展示中国大学生的青春、梦想和风采。
一、选拔方式
“青春领跑人”选拔活动采取学校推荐和自荐两种方式
二、选拔条件
身高170cm--178cm、年龄18至25周岁,形体条件好、热爱体育运动,能够确保参与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排练和正式活动的在校女大学生。
同时,抖音平台将同步开通青春领跑人的话题页,报名选手可发布带有话题#青春领跑人的视频,进行才艺展示。
三、报名方式
登录成都大运会官网,点击进入“青春领跑人”活动报名通道,上传个人资料。
四、报名时间
报名通道将于2021年7月12日正式开启。
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
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火炬塔照明控制系统采用照明模块控制方式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开、关控制,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
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1近日,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内的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首次进行了亮灯测试。那么,火炬塔背后又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呢?
“火炬塔造型独特,但施工难度不小。”中国五冶成都大运会东安湖项目部施工负责人申彦杰对记者说。
大运会火炬塔位于东安湖公园体育中心片区,塔身高度31米,寓意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塔塔身由12条螺旋形空间曲线构成,造型极具特色。“为打造火炬塔立体、富有层次的灯光渲染效果,项目团队采用了亚克力板做漫反射载体,起到匀光效果,将灯具安装在塔身幕墙内,亮灯后灯光由内从外亮起,勾勒出火炬塔‘纤细的曲线’。”申彦杰说。
据介绍,火炬塔照明控制系统采用照明模块控制方式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开、关控制,照明场景划分等功能,并能根据使用情况设置平时、节假日、重大节日等不同的控制模式。照明光源特别选用高效节能、寿命长的。灯光颜色可根据周边环境特点调整。灯光照明模式分为大运会模式和日常模式,大运会期间开启大运会模式,火炬塔承载圣火,赛后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夜间重现大运圣火燃烧的时刻,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平时可开启日常模式,采用高空投射灯射向天空,在开阔的周边环境中璀璨夺目,成为城市夜间标志性的网红打卡点。
此外,火炬塔顶端具有特殊的燃气喷嘴结构,不仅能起到防雨效果,同时还能实现火焰颜色的调整;火炬塔燃烧装置设有8个火种,具备防火焰根部截断功能,能够保障火炬塔点燃后在9级以上的大风极端天气下不熄灭。为了保证火焰的稳定性,火炬塔还设置了备用的燃气供应及电力系统,可在遇到突发故障的紧急情况时为火炬塔提供可靠保障。
“自火炬塔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团队就连续作战,国庆节都没休息,近期又先后冲刺火炬塔主体装饰收尾、灯光安装等工作。”申彦杰介绍,在接下来的点火设备调试阶段,项目团队将协调技术单位测试火炬塔点火系统所有设备,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2原定于今年8月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 延期至2022年举办
在此之前,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发布了《成都大运会竞赛总日程》。
根据竞赛总日程,多个备受市民关注的新建和改建场馆,将在成都大运会期间承担重要的比赛任务:
体操决赛将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馆进行;
游泳决赛将在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进行;
篮球决赛将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进行;
乒乓球决赛将在高新体育中心体育馆进行;
田径决赛将在双流体育中心体育场进行;
武术决赛将在城北体育馆进行。
此外,多所高校的.体育场馆,也将在成都大运会期间上演精彩的金牌争夺战: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将上演跆拳道决赛;
成都体育学院综合馆将上演艺术体操决赛;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体育馆将上演排球决赛。
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保证9级以上大风吹不熄3@FISU国际大体联 发布消息称:成都2021 FISU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确定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举行。
FISU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2021年5月14日星期五在执行委员会上确认,这项国际级大学生综合性体育赛事——@成都2021世界大运会 将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举行。
上个月,考虑到全球疫情形势、国际旅行限制等因素,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及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共同商议后,作出了推迟举办这届赛事的决定。旨在保护包括运动员在内的全体有关人员和承办城市人民的安全与健康。
FISU代理主席Leonz Eder表示:“我很高兴我们能为@成都2021世界大运会 的举办确定一个合适的日期。尽管成都2021 FISU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超话]# 组委会已经为今年的赛事启动做好了准备,但考虑到全球疫情形势,国际大体联与组委会共同决定,延期举行这届赛事,以保证这届赛事能够在最佳的体育和社会条件下举办。”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14月22日,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
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落实可再生电力替代、绿色低碳建筑、新能源汽车使用等源头管控措施,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
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成都产业集团、成都燃气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和国家核证碳减排量的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成都大运会制定了以下涉及五个方面的实施计划。
低碳能源方面
将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加快完善相关电力基础设施,已累计建成投运156个配套项目;与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
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具备条件的场馆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在双流网球馆人检通道等功能指示区设置碲化镉发电玻璃。
低碳场馆方面
将持续强化赛场建设运营减排。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场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且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优先采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场馆竞赛器材以赞助、租赁为主,所有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同时,推动具备条件的场馆设立能源管控中心、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构建高效、低耗、稳定照明系统。目前,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已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凤凰山体育公园内已设置光储照明路灯,篮球场馆外立面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切换日常节能模式和赛演模式。
低碳交通方面
将鼓励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现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600余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媒体用车保障,新增40台氢能源汽车用于赛时生活垃圾清运,正全力推进大梁、媒体中心、娇子停保及火车西站4个集中性充电场站约180个充电桩建设。
为保障大运会期间线网运输能力、鼓励公众低碳出行,已增购骨干线路列车28列并完成到段调试,同步对地铁全线网82个车站乘客服务台进行双语引导、列车定位、末班车查询等功能升级。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运营方面
我们将全面推进赛事活动服务低碳化。在满足国际大体联基本要求和保证活动艺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开闭幕式时长、演员人数、流程环节,整合优化火炬传递、倒计时等重要节点活动安排。简化运动员注册流程,实现全过程无纸化办理,提倡集中抵离;同时大幅精简P、V、C类(即授薪工作人员、志愿者、赛事合作商)人员岗位设置。
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且100%实现新能源车辆运输,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正积极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参与方面
将创新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平台。依托“大运通”APP线上观赛平台,实现赛事直播、点播功能,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观赛体验。推出“低碳大运”微信小程序,鼓励公众低碳出行打卡获取碳积分,用于兑换大运会纪念品、为大运会捐赠树苗;
在成都市“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增设“低碳大运”专区,更新赛事最新绿色资讯,上新点亮“低碳大运”专属拼图互动环节,发放“低碳大运先锋”勋章和荣誉证书。启动“大运有我”市民低碳行动、“环保达人生态大运”城市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营造“我为大运做贡献”社会浓厚氛围。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24月22日,记者从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大运村以“建改结合”的`方式融入成都大学,既保障赛事需要,又满足赛后高校教学需要,以及市民参与。大运会闭幕式将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行,这里也是为市民服务的音乐主题公园。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凤凰山体育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场馆建设方面,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49个大运场馆中仅13个为新建,超过70%的场馆均为改建升级,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所有场馆设施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场馆内侧央广网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根据《“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来自四川甘孜、凉山等大山深处的水电、风电或光伏电,将通过强大的电网和四川电力交易平台,实现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媒体中心、大运村、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电力消费需求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
世界大运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期间,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将成为承担大运会交通服务保障的主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也将创造历届大运会之最。成都公交集团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班车保障,目前正加快完善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34月22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近日成都印发了《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方案》,明确了“源头减碳、过程评估、末端中和”的实施路径,并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运营、低碳参与”五个方面,梳理形成34条重点任务。
根据规划,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等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低碳建馆?成都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
其中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内设置光储照明路灯,可以实现二次节能,助力碳减排。成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留存的雨水经过回收系统处理,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
在低碳能源方面,成都与中国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在低碳交通方面,成都将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目前成都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成都大运会2023年7月28日开始举办。
大运会将于7月28日至8月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首次在中国西部地区举办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赛事举办正逢汛期,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多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速推进大运会气象保障各项筹备工作,与赛事筹备各方做好沟通对接,全力以赴扎实做好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成都大运会门票面向普通观众开放销售,计划2023年4月公布票价,6月面向社会售票。届时可通过成都大运会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小程序)、主流线上票务平台、线下授权门票销售点和赛事场馆售票亭等渠道购票。
大运会的介绍
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年龄限制为17-28岁)参加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始办于1959年,其前身为国际大学生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包括“夏季运动会”“冬季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2年的大学生(年龄17—28岁)参加。
大运会所有必选竞赛项目全部是奥运项目,竞赛管理由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按照奥运标准实施,是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截止至2022年3月,从1959年起至今已举办30届。
参加大运会“伙伴计划”志愿服务队(团队)招募条件:
1、城市志愿服务小站只能由志愿者服务队伍申领运营,个人不得单独申领。
2、每支服务队可申领一个小站,两个及以上单位可联合组成服务队申领。
3、志愿服务队伍原则上不少于20人,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体现本单位或行业系统特点的队伍名称。
4、志愿服务队伍应配合组织开展志愿者上岗培训,配合做好相关的保障。
5、志愿服务队伍队员须年满18周岁,身心健康,并自愿参加成都大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工作。
6、志愿服务队伍队员应具备开展志愿服务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7、志愿服务队伍队员应服从管理,接受岗位安排,热情开展城市志愿服务。
8、志愿服务队伍队员应遵守法律法规且无刑事犯罪记录。
9、有意申领城市志愿服务站的志愿服务队能够保证在集中服务期(7月—8月)开展城市志愿服务,并配合做好运行、监督、考核、激励、宣传、应急处置等保障城市志愿服务小站正常运转的相关工作。
参加大运会成都志愿者(个人)招募条件:
1、身体健康、吃苦耐劳,龙泉驿区常住居民或龙泉驿区属地学校学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上)优先录用。
2、热心公益事业,自愿参加成都大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工作。
3、愿意接受赛区委员会和团区委对志愿服务工作岗位的分配,并能够确保参加赛前的面试、培训和相关宣传活动。
4、有志愿者服务工作经验的优先录用。
5、应遵守法律法规且无刑事犯罪记录。
6、有大型活动和赛会志愿服务经历者优先。